近日,2025年第一季度“长安好人”榜单揭晓,西安翻译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21级学生李祚诚荣耀上榜。他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凭借坚韧毅力、担当精神与奉献情怀,在乡村振兴与公益领域留下深刻足迹,成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杰出典范。他的成长历程,是西安翻译学院人才培养战略布局、教育教学改革、党建引领思想铸魂、实践育人机制完善成效的生动体现,彰显了学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深厚底蕴与坚定担当。

逆境淬炼:坚韧性格铸就奋斗之魂
李祚诚的童年并非一帆风顺,父亲的早逝让家庭的重担过早地落在了他稚嫩的肩头。然而,这份沉重的打击并未将他击垮,反而成为他成长的催化剂。在家庭角色突然缺失的困境中,他以超越年龄的成熟直面现实,初中时期便开始独立办理各种事务,与成年人沟通,这些经历让他提前理解了责任的分量。这种环境催生的不是简单的“坚强”,而是一种渗透到行为中的系统性生存能力,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踏入西安翻译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如汩汩甘霖,滋润着他求知若渴的心灵。童年磨砺出的坚韧,化作他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他深知,不懈努力是减轻家庭负担、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李祚诚不仅在学业上孜孜以求,更积极投身各类比赛与实践活动,力求将知识转化为实战能力。信息工程学院的老师们成为他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不仅在技术层面给予专业指导,更在思维与方法上启发他突破常规、勇于创新。他以斐然成绩彰显多维突破:专业赛道上,他以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家三等奖、西北赛区二等奖的硬核战绩,直击行业技术痛点;创新创业领域,他摘得“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带领团队横扫“挑战杯”省级银奖、“互联网+”省赛金银铜奖全赛道,以青年智慧解码商业逻辑;社会服务场景中,他作为“三下乡”省级优秀团队负责人,以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并获评省市春运“暖冬行动”优秀志愿者、西安市志愿服务大赛优秀奖,实现技术理性与人文温度的深度共振。
大二时,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桢宇等师长对他寄予厚望,破格提拔他担任学院学生会与青年志愿者协会执行主席。这一信任和重托让他在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方面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也极大地培养了他的管理能力。他常常在处理完学习任务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学生工作的策划和组织中,虽然忙碌,但他却乐在其中,因为他知道,这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创业助农:智慧汗水浇灌乡村振兴之花
李祚诚的创业种子,深植于对家乡的深情厚爱与对乡村振兴的执着热望。每次踏上故土,目睹堆积如山的农产品因销售渠道闭塞而滞销,村民们挥洒汗水却收益寥寥,他的内心便涌起无奈与心疼。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化作他心中坚定的信念——定要凭借所学专业知识与积累的资源,为乡亲们开辟出一条销售坦途,助力增收致富。
他在学校的创新创业课上系统学习了商业计划书撰写、市场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等核心技能,学校更是提供了绝佳的实战舞台,从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到商业模式设计,每个环节都有专业老师悉心指导。李祚诚如鱼得水,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业思路。
怀揣着清晰的创业思路,李祚诚积极投身实践。他精心设计了“鄠小邑”logo,注册抖音号与微信公众号,借助线上平台的广阔舞台,大力宣传家乡特色农产品。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洒在果园,他便扛起摄像机,穿梭于果树之间,记录下农产品生长的每一个珍贵瞬间、采摘时的欢乐场景。他用生动鲜活的视频与图片,向外界全方位展示家乡农产品的天然、绿色与优质。同时,他建立严格的分级标准,将猕猴桃按大小、糖度细分为礼盒果、电商果、加工果三类,淘汰次果,并设计印有logo的精美礼盒包装,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然而,创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首年因经验匮乏,他选用廉价快递包装,致使首批大单出现不同程度的挤压、坏果,客户投诉如潮,他的内心满是自责与痛苦。但挫折并未将他打倒,反而激发了他更强的斗志。他马不停蹄地跑遍市内所有快递公司与包装厂,一家家比较、一家家洽谈,反复进行包装测试,模拟运输中的各种状况,只为确保农产品运输安全。重新发货后,他主动与客户沟通,诚恳致歉。他的真诚与努力逐渐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订单也日益增多。这次挫折让他深刻领悟,创业恰似攀登一座永无止境的高山,途中荆棘密布、悬崖陡峭,但只要坚守初心、勇往直前,定能跨越重重障碍,实现目标。
在学校的持续助力下,李祚诚的创业项目渐入佳境。他不仅成功解决了自家的农产品销售难题,更主动伸出援手,帮助村民销售滞销农产品,带动大家共同走上致富之路。本村一位爷爷家的猕猴桃地规模较小,产量有限,每年果子只能低价卖给客商。李祚诚得知后,主动承诺以高于客商的价格收购。起初爷爷半信半疑,但看到果子顺利售出后便安心了,此后每年都主动找李祚诚收购。这样的暖心故事在他的创业历程中屡见不鲜,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以商助农、公益先行”的理念,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先锋楷模。其创业事迹被人民日报、今日陕西等媒体报道转载,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志愿服务:爱心与责任传递温暖力量
除了创业助农,李祚诚还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投身到学校和社会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联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志愿服务机会和广阔的实践平台。
让李祚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志愿服务经历是2024年陕西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李祚诚负责西安火车站站点的志愿服务工作。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前期的组织队伍到分配岗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策划和周密安排。他将志愿者分为“固定岗”“机动岗”“应急岗”三类,确保每位志愿者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最终,在他的努力下,100余名志愿者顺利上岗,为旅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那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至今让他难忘,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大型志愿服务组织不仅是体力与脑力的较量,更是对统筹思维、应变能力和团队凝聚力的全面锤炼。
在组织参与这些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李祚诚最大的收获是深刻重塑了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他深信,人生的意义在于凭借自身力量,为社会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前行贡献力量。
校园助力:搭建成长成才坚实平台
李祚诚的成长与成功,离不开西安翻译学院的悉心培育,为他提供了广阔平台和丰富资源,成为他梦想起飞的坚实后盾。
信息工程学院注重党建引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实行了“1+X思政育人实践活动”。学院党委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李祚诚作为学院的一员,深受这种育人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还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带动更多同学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此外,学校构建了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每年组织挑战杯、互联网+、三创赛等创新创业比赛,邀请国家级评委为参赛选手进行一对一辅导。在备赛期间,学校还组织模拟路演,配备行业专家帮助团队优化商业逻辑与答辩技巧。李祚诚在参加这些比赛的过程中,从项目选题、市场调研到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和路演展示,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学校老师的专业的建议和耐心的指导。凭借扎实的创新素养与项目转化能力,他实现赛事荣誉的“现象级突破”:在“三创赛”中以技术驱动型项目斩获校级特等奖、一等奖双冠;于“挑战杯”体系内连破校级金奖、银奖壁垒,并晋级省级银奖梯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赛中实现校级、省级奖项大满贯,覆盖金银铜奖全赛道;更在2023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摘得铜奖、2024年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登顶全国金奖。这些成果也彰显了学校“以赛促创、以创育人”教育范式的实践效能。
就业突围:综合能力成就职场优势
作为今年应届毕业生,李祚诚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成功被上市集团录用,月薪过万。他能够与众多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同台竞技并胜出,离不开他的个人综合素质,更离不开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
在校期间,李祚诚通过系统学习与实践,既夯实了专业知识根基,又锻炼出沟通、协调、团队协作及创新等多项能力。他先后担任校团委科创部副部长、信息工程学院学生会与青年志愿者协会执行主席、班级班长等职务,积累了团队管理、活动组织及沟通协作的实战经验。此外,他踊跃参与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赛事,借此培养创新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面试过程中,李祚诚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他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迅速适应面试官的提问和节奏,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能力让面试官对他刮目相看,最终决定录用他。李祚诚的高质量就业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西安翻译学院育人成果的生动诠释。
未来展望:深耕公益,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谈及未来,李祚诚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他计划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更高学位,拓宽学术视野,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他希望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创业带动就业、公益反哺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乡村振兴贡献长期且稳定的力量。他计划通过线上平台宣传公益理念,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公益活动,让公益精神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李祚诚的故事是西安翻译学院育人成果的一个生动缩影。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坚韧不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他的成长历程和成功经验不仅激励着更多青年学子勇往直前、追求卓越,也为西安翻译学院的人才培养和育人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未来,李祚诚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书写辉煌篇章,为乡村振兴和公益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一股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