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新闻中心

跬步千里,让我们一起成长 ——校长姚书志在2025年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来源:宣传部 发布:2025-09-19 点击量: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秋叶轻落,新知渐长。在这既满载收获、又孕育希望的金秋时节,西安翻译学院又迎来了一批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新生力量。首先,我谨代表丁晶理事长及全校师生员工,向5280名新同学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我还要向同学们表示感谢——在民办高校招生遇冷,公信力面临挑战的当下,你们依然坚定选择西译,这份信任和勇气,我们倍感珍惜。

同学们的选择,首先是对西安翻译学院品牌的认可。西安翻译学院由民办教育拓荒者丁祖诒先生于1987年创建,是改革开放后西部第一所民办本科高校。建校38年来,为国家培养输送了20余万名合格毕业生,“要学习,到西译”的美誉,正是社会对学校的最好肯定。

同学们的选择,更是对西安翻译学院蒸蒸日上发展势头的信任。学校连续三年跻身软科中国大学“最满意大学”榜单20强,并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9位。更为可喜的是,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中,我校再有3门课程入选——这也标志着在国家“双万工程”建设中,学校已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位居全国民办高校第13位、西北地区第1位;有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33门,总量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4位。这些可比较、可展示的成就,与建校40年左右、升本20年左右的公办高校相比,西安翻译学院也毫不逊色。选择西译,不仅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眼光。

我还想告诉同学们的是,面对教育强国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开学初,学校对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学校将通过整合学科专业链群,对接省市产业链、创新链,实质性地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把“是否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成败的关键标准。我相信,随着同学们的成长与进步,学校也必将实现更大的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介绍过学校以后,我也想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于1979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在那里学习、工作整整十年,曾先后获得工学、法学学位,自此扎根高等教育领域四十余载。曾在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也曾在陕西科技大学从事学校管理工作。虽然始终没有离开高等教育战线,也曾在教育厅分管过一段民办高等教育,但毕竟没有民办高校工作经历,对西译的具体实际了解也不够深入。今年7月1日,我正式来“报到”,只比大家早到了两个半月,和大家一样,也是一名“新生”,也在尽快熟悉西译,融入西译。这两个多月来,我走访了学校几乎所有部门与单位,深切为丁祖诒老院长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创业史所震撼,也为学校近年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经历的曲折探索、艰难成长所感动。我愿意把自己多年的高等教育领域管理经验与当前民办高校的实际相结合,探索西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与同学们,与学校共同成长。

同学们,有人说“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既然人和人的智商差别不大,那为什么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巨大的差距呢?比如,大家刚刚经历的高考:同样的试卷,为什么有人能考六七百分,有人却只考三四百分甚至更低?其实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从来不是智商,而是“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十分复杂,若我们排除生病等突发与偶然事件的影响,大学期间影响成长发展的主要因素,也许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自律、专注与学习。下面,我就围绕这三点,分享一些思考与建议。

第一,学会自律。许多同学一提到自律,就会认为是要限制自由。现在青年中流行做自己,误以为做自己就是为所欲为,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按照自己欲望而做一些不积极向上的事情,是人的生物性的欲望,不属于人的本质性行为。逃避吃苦、不爱学习、饥来进食、困来睡眠、愤怒攻击、害怕逃跑——这些本能反应,所有动物都会。

其实,真正的自由是理性主导的自由,不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变化。那些从不让冲动服从于原则的人还空谈什么自由?那些从不牺牲今日以换取未来,从不让个人欢乐服从于大众幸福的人,他们谈论幸福和自由,就好像盲人在谈论颜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不自律的人会沦为情绪、口味和热情的奴隶,只有自律才能带来真正的自由。

那么,究竟什么是自律呢?自律是不管你心情如何,你都愿意为获得想要的结果而付出努力。当你感到动力不足,淡漠、无聊或懒惰时,自律会给你提供动力。这是你安全保障,你的动力备份系统。

许多没上过大学的人都对大学抱着各种幻想,刚跨进校门的同学们可能也对大学生活抱着某种乌托邦式的期待。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之初,同学们抱着对知识的渴望,基本上过的是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当然时代发展了,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但要想不虚度光阴,不荒废时光,在大学四年取得预期的成长,就必须忍受学习的痛苦、课堂的枯燥,以及日复一日看似相同的节奏。很多事情都是“此事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大学生活也是这样,它不但会让你学会专业知识,还将塑造你的价值观,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但作为大学生,身在其中难免会有无聊、犯懒的时候,难免会有放任自流的想法,甚至产生“躺平”“摆烂”的念头。记得有人说过,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在躺平和奋进的色谱之间摇摆,时刻都保持着战斗状态,不太现实;但一旦躺平得太久了,就很难有所作为。而自律正是能让你迅速摆脱躺平、摆烂状态的秘密武器。

自律的人将会持续成长,而缺乏自律的人,总能为自己的躺平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并将在借口的麻醉下趋于平庸。而那些为放松自己找借口的人,多数是缺乏自律和专注的人。

第二,学会专注。同学们对专注与成就事业的关系早就耳熟能详了,选自《孟子·告子上》的小学课文《学弈》,就讲述了老先生弈秋教两人下棋的故事,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强调了专注的重要性。

有人将我们面对的问题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直接控制的,也就是与自身行为有关的问题;第二类是可间接控制的,也就是与他人行为有关的问题;第三类是无法控制的,我们无能为力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出身、过去或所处的环境。真正积极主动的人,会把精力专注在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上,通过培养良好习惯来解决;对于可间接控制的问题,可以适当予以关注,通过双赢思维、移情沟通、换位思考来解决;而对于无法控制的问题,只能真诚、平和予以接受,或直接予以忽略。

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中学时父母关系紧张,她就经常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只考了个一般二本学校。大学期间,她曾向我倾诉心中的郁闷,我听完问她,你能管得了父母感情纠葛吗?她说,不能!我说既然不能,你郁闷痛苦有什么意义呢?她猛然一愣,似乎若有所悟。以后我再见到她,阳光了很多,学习成绩明显提升,先后考上了211院校硕士和985院校博士,现在又在优质本科学校当副教授。有了比较好的收入水平,经常会接济家庭生活,父母日子过得好了,关系也缓和了。

一个人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哪里,最终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你紧盯他人弱点、环境的不公,或是自己无力改变的遗憾,你就会逐渐变得怨天尤人,把自己活成“受害者”,不断为消极寻找借口;如果你将大好学习时光耗费在刷短视频、沉迷网络、追逐碎片化的娱乐,你将很难在大学学到有用的本领。反之,如果你不沉溺于无法改变的过去,也不耽于幻想难以预测的未来,而是专注学业、专注成长、专注每一个可控制的当下,你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名全面发展、优秀自信的大学生。

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不论伟人或凡人,都不会使一天延长或者缩短。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那么,大学生本职工作是学习,如果不能专注于学习,空耗自己的时间,不等于慢性自杀吗?

第三,学会学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迭代迅速,对职业观念与职业能力提出了全新挑战。有人说一门专业在4年后就过时了,而大学本科刚好是4年,也就是说,你学的专业刚毕业就过时了。尽管有些夸张,但那个“学一个专业管一辈子”,甚至“子承父业管几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谁都不敢说大学所学的知识能适用多久。

这不是在散布“读书无用论”,更不是在说“上本科不如上高职”。大家都知道,许多岗位都是有学历层次限制的,没有相应学历,连入场券都拿不到。许多学生还在为专升本努力奋斗,更多学生在为考研而拼搏,就是很好的证明。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碎片化知识永远无法取代系统性的知识体系,而掌握知识体系远远不能代替掌握学习方法。要想不被技术迭代所淘汰,就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并掌握迅速学会新技术的能力。一个人掌握了学习方法,并能够在短期内成为一个全新领域的专家,比在很多年前在大学选对“热门专业”更为重要。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对于大学生而言,进入知识海洋享受知识的饕餮盛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做知识美食家的同时,更应做一个甘坐冷板凳的垂钓者,并且在四年内掌握垂钓的方法,提高自己在走出社会后面对风浪仍能够钓到鱼的真本领。

为了适应数智化时代对大学生学习提出的新要求,学校抢抓数智变革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新机遇,“十四五”期间,投入1.8亿余元用于信息化建设,已经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智慧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校园全网络无缝覆盖;建成了保障数据安全的B级数据体系和强大的数据中台;升级改造了219间智慧教室;打造了集教学资源于一体的课程中心。这方面的硬件设施和“双一流”高校相比毫不逊色,比很多省属高水平大学都要好。同学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些难得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新技术的应用中学习应用新技术,在数智化学习实践中掌握数智时代的学习新范式,使用数字工具构建个人知识网络,使用网络资源构建思维的网状结构,提高知识迭代速度,学会复杂世界中保持清晰思考与持续成长的生存技能。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西译人”这个共同身份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精神血脉之中,成为我们终身的标志。新起点就在脚下,新征程已经起航。学校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作为校长,我也以一名“西译新人”的身份,希望与各位同学一起学习、一起适应、一起成长。让我们携手并肩,以奋斗为笔、以青春为卷,与西译同行、与时代同频,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西译人的辉煌篇章!

再过两周就是中秋佳节,这是很多同学第一次离家过节,学校将尽力为大家营造温暖的节日氛围,也希望大家能在西译找到新的“家人”和归属感。提前祝福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和老师们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