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信箱
  • 信访举报
  • 一网通办
  • 课程中心
  • 查询系统
新闻中心

喜报|西译科研再获新突破

作者:李刚 编辑:马丽娟 来源:科研处 发布:2025-10-10 点击量:

近日,西安翻译学院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捷报频传,获批202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2025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其中年度项目10项,“青博”项目1项,获批数量均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标志着学校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服务地方发展研究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王建娜老师的《黄河非遗文化基因的叙事重构与国际传播话语创新研究》获批规划基金项目,该项目聚焦黄河非遗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以叙事重构与话语创新为非遗“走出去”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袁晓辉老师的《“红色文艺 + 数智媒体” 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获批高校思政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该项目探索数智时代红色文艺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为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注入新动能。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我校在全省年度项目328项、“青博”项目108项的竞争格局下表现突出,成功获批11项课题(年度项目10项、“青博”项目1项),覆盖英文学院、国际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充分体现学校学科布局的均衡性与科研实力的广泛性。

学校始终将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作为驱动科研高质量发展、激发学术创新活力的关键抓手。科研处联合各二级学院主动谋划、提前布局、精心组织:一方面邀请校内外权威专家,密集开展多轮选题论证会与申报书撰写专题辅导,帮助教师精准研判学术前沿动态、找准研究核心切入点;另一方面在申报关键阶段,联动专家对申报材料开展 “一对一” 深度指导,围绕研究框架搭建、论证逻辑梳理、文本规范校准等核心环节进行全流程打磨,有效破解申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切实提升申报材料的整体质量与核心竞争力,为项目立项突破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学校将以深化有组织科研模式为核心,以完善青年学者培育体系,强化团队协同攻关能力为抓手,聚焦学术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产出更高质量、更具行业影响力与社会价值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西译力量。


(文/李刚 编辑/马丽娟 校对/刘梦琦 审核/邱杰)

分享到: